胤礽手指拨弄了下身上的挂件,那还是他生日时胤禩送的,他常常带在身上。
“我又没做什么,不需要别人知道,我知道太子哥哥和皇阿玛是对我好呢。”
胤礽揉了揉胤禩的头,还是自己不够优秀,所以弟弟不得不隐藏光芒。
胤禩蹭了蹭胤礽的手掌,“我喜欢现在的生活,太子哥哥不要想太多。”
“嗯。”胤礽看着胤禩黑白分明的眼睛,他以后会一直对八弟好的。
“我们继续,除了商业税,还有海上贸易,从海外能挣很多钱,我们为什么要禁止呢?”
胤禩可是知道,这块土地后来遭到的苦难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海禁,其他的还好,这个问题是他无论如何都要解决的。
“这个我倒是了解一些,像瓷器茶叶运到海外也就罢了,有些人还把粮食铁矿之类的运走,这些关系重大的物资大量流出去会出乱子的。”
“况且有些人出海之后,就定居在外面不回来了,这样人口管理也困难,有些人会在大清犯了事,逃出海外。”
“可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,我们可以管控运出还的物品的种类,禁止运出铁矿粮食,我们还可以想办法把外面的粮食矿产运进来,至于人口,我们也可以详查出海人员的资料,保证他们家境清白。”
胤禩想了想,他们没有切身体验到海上贸易有多大的利润,怕是不会重视,这大概是个长久战,今天就先点到为止。
“我们再来看节流…”
他们聊了很久,甚至连杯茶都没顾得上喝。
将胤禩送走后,胤礽仍然心情激动,满满都是豪云壮志。让这个国家在自己手中慢慢改变,这样的人生才过得精彩,与大阿哥的争斗,就变成了微不足道的事了。
当然,他是比大阿哥优秀的,这点他是确信的。
其实,胤禩未尝没有让太子放开眼界,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的心思。太子若是有其他的事情要忙,就不会现在这样患得患失了。
这些皇子们还是不够忙,才会东想西想的。
太子平复了一会心情,又把近身伺候的人敲打了一番。
虽然与八弟谈话时,书房没有人伺候,但宫里多的是聪明人,就怕有心人猜出来些什么。
“孤这里的人,最要紧的是忠心,都管好你们的嘴。”太子轻飘飘的话,却让几个侍婢心里一颤,听出了里面的狠辣。
这样的太子与八阿哥面前温柔的兄长仿若是两个人,众人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太子。谁也不敢因为见到过太子在八阿哥面前的宽和,就稍有放肆。
前年,太子眼前的得意人路公公不就是向别人透露了几句太子的喜好,后来就不见了吗?没根的人贪点钱没什么,但是要知道什么钱能拿,什么钱烫手。以前那么一个讨太子欢心的人,还不是说消失就消失了,宫里虽然不让设私刑,但是更多的是看不到的阴暗,要整一个小下人,对主子来说还不是抬手的事。
胤礽草草用过饭后,就着灯光,继续整理思路,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。
几天后,胤礽和康熙密谈了很长时间,胤礽出入乾清宫越来越频繁,康熙对胤礽也越来越满意。
以前的太子被索额图教唆的越来越小家子气,把心力耗在兄弟争斗上,终究是落了下乘。
康熙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兄友弟恭,为这事还斥责过太子和大阿哥,不过收效甚微,私下里太子越来越阴沉,康熙也是束手无策,不好再多说什么,对索额图和明珠之流越发不满。
随着太子长大,康熙和胤礽的相处好久没有这么融洽了,不说别的,这一点就令康熙满足了。
第36章
渐渐地,朝廷颁布了一些新的政令,比如增大商品税额,新政令的颁发当然遭到了反对,不过康熙亲政多年,手握兵权,在朝上的话语权早已今非昔比。
况且康熙有自己的心腹,这些人自然是支持康熙的政令,懂的怎么说话的。
“韩大人这么为商人说话,微臣很是怀疑韩大人是否收了商人的好处。”
“张大人莫要血口喷人,微臣只是认为突然增收商税,会引起动乱。”
这位韩大人当然是年年收到商人孝敬的,他也不敢说为证自身清白,可以查看家财之类的话。不过他现在这么卖力的反对,倒不是主要因为那些好处,而是收到了上座明相的暗示,他拿的才是大头,自己的这点好处只不过是毛毛雨。
就是索额图也是每年都收到商人的大量好处的,做生意的哪个不想法子打点,不找个庇护,再多的家产还不是找个由头说抄就抄了。
现在朝廷上闹的卖力的都是些官位不怎么高的,那些背后的人还不会这么急着下场,康熙最是忌讳官商勾结。
“这些商人被国家所庇护,当然是要交税的,这么些年已经是让他们占够了便宜。”
“……”
不管朝廷上是怎么吵,康熙是已经拿定了注意。国库空虚,处处要用钱,那些家财万贯的商人也就入了他的眼。
虽然主意是拿定了,具体要怎么做才好,还需要摸索。康熙私下里又召见了一些臣子,关于怎样降低商人的抵抗情绪,怎样防止商人做假账,偷税漏税等,又讨论了很多次。
炎热的七月,那些大富商接到一个让他们心浮气躁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