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府兵制纵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,但府兵的本职是农民,他们视生计重过胜利。笔者前文提到过鲜卑族将领的士兵是跟随其主将姓氏的,但在府兵制运作起来的大多数情况下,还是保持着“兵不识将、将不识兵”的状态,这样一来府兵的战斗力就大打折扣了。而募兵制则打破了这一点,唐玄宗时期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?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:安禄山同时担任范阳、平卢、河东三镇节度使,手下的兵都是自己募来的亲兵,最终其势力都超过了唐朝中央军,在这样的情况下,能不爆发叛乱吗?当然统治者设募兵制的初衷显然不会是这样,只能说安禄山此前的邀宠、谄媚工作做得太完美,成功蒙蔽了玄宗。我们反观炀帝二征高句丽,可以发现实际上从这时开始,募兵的想法已渐渐显露出来,“骁果”就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尝试。这些“骁果”并非乌合之众,而是非常有组织的,隋炀帝特别设置以“折冲”、“果毅”、“武勇”、“雄武”等为名的将官统率他们。有了军队,还需要有主将进行指挥。这一次隋炀帝会选择谁来担任主将呢?他思来想去,最终还是重新起用了宇文述,同时,还派了同样是以罪将身份官复原职的杨义臣。在小说《说唐》里,杨义臣是瓦岗军的死敌,摆了一个铜旗阵,结果瓦岗军得罗成做内应之助,破阵之时,铜旗被秦琼抡锏打断,杨义臣本人自刎而亡,完全是一个不入流的三等角色。但在正史中,杨义臣也算是隋朝比较有名的一员大将,是鲜卑族,本姓尉迟,后杨坚赐其姓“杨”。当年汉王杨谅叛乱的时候,代州总管李景被杨谅的部将乔钟葵所围,向杨义臣修书告急,请求援兵。杨义臣立刻发兵两万,前往救援。乔钟葵帐下有一员骁将,叫王拔,勇猛善战,数次带骑兵冲击杨义臣的军阵。杨义臣决定择选勇士,与王拔对决。车骑将军杨思恩自告奋勇,带二十余名骑兵冲向王拔,一路冲到王拔的军旗下,两军刚刚相交,杨思恩的骑兵突然临阵胆怯而撤退,杨思恩寡不敌众,被王拔斩杀。杨义臣悲愤交加,亲自敛葬杨思恩,又将临阵退却的骑兵尽数腰斩,以正军纪。首战失利,杨义臣决定采用疑兵之计,克敌制胜。他将军中的牛、驴等牲口悉数聚拢,每头各派一兵驾驱,每人手中都持有一面大鼓,然后悄悄进入山谷之间,等待号令。布置停当后,杨义臣亲自率兵与乔钟葵开战,两军刚一接战,杨义臣一声令下,潜伏于山谷间的士兵驱使牛、驴开始狂奔,一边奔跑一边击鼓,一时谷中烟尘蔽天,鼓声大噪,乔钟葵大惊,以为谷中有杨义臣的伏兵,马上率军撤退。兵败如山倒,主帅阵脚一乱,士兵自然跟着一起乱,杨义臣趁势掩杀,遂解李景之围。后来因功一路做到太仆卿。首征高句丽的时候,杨义臣同样是萨水之败的受害者,因此获罪免职。此次炀帝决定二征高句丽,杨义臣是作为宇文述的副手出现在军中的。
过了两个月,到了大业九年(公元613年)的四月份,隋朝远征大军再次渡过辽水,逼近辽东。隋军出征的时候依然气势满满,似乎初次征讨的失利所带来的阴影已经尽数散去。左光禄大夫王仁恭以劲骑一千破敌数万,隋,但是当部队推进到辽东城下的时候,再次与高句丽军陷入了僵持。隋炀帝吸取了上次的教训,放下了那些所谓“大国风范”的花架子,命令诸将“便宜从事”,即用最高效的方式结束战争,《资治通鉴》记载:
帝命诸将攻辽东,听以便宜从事。飞楼、橦、云梯、地道四面俱进,昼夜不息,而高丽应变拒之,二十余日不拔,主客死者甚众。
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,双方均有大量死伤。但隋朝方面涌现出了一个非常耀眼的战斗英雄,这位英雄验证了隋炀帝招募的“骁果”的战斗力绝对非凡。这个人叫沈光。沈光(591——618),字总持,吴兴(今属浙江省湖州市)人。一提到湖州,我们最先能想到湖笔,一提到湖笔,我们则能想到湖州的大书法家赵孟頫。但我们不可忘记,湖州还有一个对隋朝自生至死都忠心耿耿的勇士沈光。隋炀帝进攻辽东的时候,肯定会动用云梯这类的攻城器械。云梯竿长十五丈,沈光作为隋炀帝招募的“骁果”中的一员,一马当先,爬到云梯顶端,就在城顶端与高句丽士兵接战,一连斩杀十几人。高句丽军见沈光如此勇猛,决定不能一对一单挑,于是众人齐上,合力将沈光连拖带拽击下了城头。隋军士兵在城下纷纷驻足仰望,他们只见到一个身轻体健的人顺着云梯往上冲,跳入城头后就淹没在高句丽守军的人海中。正当他们屏气凝神,纷纷猜测沈光的命运之时,忽然见到沈光从高空倒撞下来,不禁跌足叹息,以为沈光就要在此以身殉国。忽然间,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。就在沈光往城下落的时候,后续跟上的士兵又架起了第二座云梯,沈光还没落地,耳畔虽有呼呼的风声,但他努力在风中圆睁双目,看到这条云梯上垂着有一条“垂絙”,即又粗又长的绳子。沈光屏住呼吸,看准时机,一把抓住绳子,顺势飞身一跃,把自己甩到云梯上,须臾间又出现在辽东城头。所有的这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,不仅城头上的高句丽士兵被吓坏了,城下的隋军士兵更是看傻了眼。隋炀帝在后方一听说自己招募来的“骁果”中有这样一个勇士,大喜过望,因为担心沈光有失,所以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