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此种情况如何防治?”坐在代信丞身边的老儒士周邦礼开口问道。
“此种情况的防治,首先力度不宜过大,以免劳民伤财徒劳无功。大旱之年庄稼薄收,如能尽早知晓当地的情况,可让百姓改种抗旱农物。但毕竟天灾难测,在遇到蝗灾之初,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避免。众位先生都知道小鸡吃虫子的典故,其实鸡鸭也可以用来防治飞蝗,百亩田地只需要一两百只鸡鸭便可足够。蝗吃庄稼,其实蝗虫也有天敌,类似鸡鸭、蛙、鸟和虫类都对蝗虫极为喜爱,田地里的蛙每天可捕近百飞蝗。”
众人听得津津有味,柳池却还没说完:“其实蝗虫防治多还是靠官府调度,百姓虽知飞蝗利害却不知如何解决!每遇蝗灾,官府可视当地情况来作应对。灾害防治,为的便是减轻百姓损失,若是官府调度得当,让百姓及时以飞蝗来作饵料,可最大限度减轻损失。”
“但若是一地蝗灾已致人心惶惶,改如何处理?”问话的又是居中那位蓝袍试官。
柳池微笑道:“还是得官民一心,只有百姓吃得饱有了后路,才能有信心去治理。蝗灾严重之地,怎么治理都无用,就算养再多的鸡鸭为天敌,都于事无补。飞蝗之卵产于干燥之地,若头年蝗灾严重,第二年又逢干旱,可提早让百姓改种一些飞蝗厌食之物,比如大豆。”
“那公子可知这蝗虫是从何而来?”蓝袍试官追问道。
“飞蝗自古就有,唯独适宜夏秋两季的天气。进入秋末天气变冷,飞蝗便会消失。飞蝗不像蛇蛙一般需要冬眠,死了也就死了不会再生。可其繁衍的方式独特,多是以卵生为主。在秋末,蝗虫产卵之后天气变冷,但天气不会影响其卵的活力,待次年天气变暖,蝗虫的卵依旧会孵化。而且飞蝗的卵多产于干燥的土地里,想要彻底灭绝微乎其微。”
众试官闻言才一脸疑惑,不少试官心里都有疑问,怎的这飞蝗的卵还能在土地里孵化?莫非跟大豆小麦一个样,还能从土里长出来不成。心里虽无比困惑,可中间的蓝袍试官没开口,也没人开口问这样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