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卢政携钰儿双宿东进的时候,杨娘也接到了琅琊王的任命,最终杨娘还是决定上表推荐王逊为宁州刺史,自己功成身退,私下让兄长李钊继续去大成效力,这叫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。
荆,湘二州的叛乱仍然如火如荼的燃烧着,愈演愈烈,湘州兵马节节败退,大部分郡县都落入了杜弢的手里,而杜弢又试图和陶侃讲和,假意投降山简,妄图说通琅琊王,并表示其实他起兵反叛是被逼无奈,他始终都大晋的人,他还是愿意为朝廷效力,或者北伐,或者西征...不过很不地道的是,他那边在和朝廷讲和投降,这边攻占郡县,烧杀暴掠照做不误,很多老百姓都遭了秧。
益州也是一样,韩松和谯登可不光是被动挨打,他们还分兵进攻巴郡和梓潼,益州之战也打得相当的揪心。
江州刺史华轶分配军马,鄱阳湖大战随时打响,华轶别驾司马陈雄率军与甘卓,宋典水陆两军对峙,周访出兵夏口,与赵诱暗通曲款,准备引出驻扎在武昌的冯逸,一举攻占武昌。
南方如此,北方更是乱七八糟,趁着江南闹内乱,再加上石勒不服气上次的襄阳之败,不顾军师张宾的反对,再次准备南下,这次他不打襄阳了,改为从徐州方向入手,想要攻下扬州,直逼建邺,不过在他准备攻打江南之前,他还有两件事没做。
刘曜攻打冯翊受阻,不过他运气比较好,冯翊太守死了,手下有一员牙将赵染就要求司马模封他为冯翊太守,司马模就是不肯,赵染大怒,直接投降刘曜,冯翊宣告失守。
苟晞置行台,接纳永嘉之乱逃出来的豫章王司马端和和郁等幸存者,立司马端为皇太子,司马端又任命苟晞为太子太傅,统领全军,苟晞本来也是出身贫寒之人,现在大权在握就变得十分的自满,光是他自己家中就养了上千的婢女,几十个姬妾,纵情享乐不说,还实行酷刑和苛政,谏议大夫阎亨上书谏止,还被苟晞拉出去砍了头,苟晞这些做法令很多人胆寒,人心崩离,很多人都跑了。趁着这个机会,石勒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擒拿苟晞,并且要把那个什么皇太子弄死。
紧接着晋阳又出事了,奋威将军令狐盛因为不听从刘琨号令,被刘琨杀了,其子令狐泥外逃至刘聪处,并给刘聪合盘托出晋阳的虚实,而且愿意当向导,引军攻占晋阳,刘聪大喜,命刘曜,刘粲率军转攻并州。
王弥呢,自从和刘曜结怨以来,从洛阳跑出来的太子少傅刘暾就建议占据青州为根据地以求自保,可以形成割据势力呈鼎立之势,并联合青州的同乡曹嶷,合军消灭石勒,王弥听从了建议,并写好书信让刘暾带去给曹嶷,只是没想到这封信在半路被石勒的游击队截获了,石勒当场大怒,直接砍了刘暾,石勒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杀王弥。
当时中原大乱,很多郡县结坞自保,也产生了很多乞活军,也就是活跃在黄河南北汉族武装流民,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为凶猛的农民武装,乞活,顾名思义就是乞求活命自保,大部分是流亡的农民,有一部分是官吏,士大夫,士兵等五花八门...乞活军很特别,既不是官方招募,又不是民间自发,但是又兼具两种特征,只能说是由官方组织起来的流民武装,有点接近于后世的民兵组织。乞活军在当时很有战斗力,因为那是拼命。也出了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,比如曾经镇守洛阳的守将李恽就是乞活军的主将之一,不过他现在跑去卢政那里了。
还有很多,有一个很特别的人,他的名字叫冉良,十一岁就开始率领族人抵抗胡人,后来他成了乞活帅陈午的部下,他曾经率人南下到琅琊王那里求援,不过司马睿根本就不鸟他,援军没求到,求到一个建节将军的编制,冉良回到北方继续跟随陈午,在河内与匈奴,羯人大军展开攻守战,作战很勇猛,石勒曾赞叹道:“此儿勇健可嘉。”河内之战结束后,冉良被俘投降,石勒赐他石姓,改名石瞻,因为石瞻只有十二岁,石勒把石瞻送给了侄子石虎当儿子。
现在的乞活军反而成了中原汉人的主要抵抗力量之力,石勒和王弥经常与他们作战。
而潘伯武远在北方的堂哥潘尼病死了,死在了成皋(也叫虎牢关),他随着潘滔准备东归的时候,被乱军所阻,被困死在坞壁中,临死前他留了一大堆书著典籍,并交代潘滔,一定要交到南方潘伯武的手中,希望能保留于世。
平阳汉人李矩因为家乡被匈奴所占,率领族人移居到了新郑一带结坞自保,李矩很有领导能力,所以他被所有人奉为坞主。中原每天都在发生战争,田地都荒废了,根本没人敢种田,于是闹了大饥荒,司空荀藩和卫将军华荟(和华轶是同一个祖父)就带着些军士路过,结果被饥民们包围了,进而暴乱,有个叫侯都的人带头杀死了官军,人们跟着一起暴动,由于饥饿,荀藩和华荟的很多部下和部曲都被吃了,李矩听闻这个消息,立马率军消灭了侯都,并保护荀藩和华荟,荀藩为了表彰李矩,让李矩当了荥阳太守。
祖逖呢,在淮河一带造田囤粮,他早就厌倦了内战,立志要干就干一票大的,把胡人全赶出中原,收复故土,所以司马睿叫他打华轶,他不去,当时一番颇有民族正义感的拒绝言辞,还让司马睿气恼了半天。
平阳城,刘聪这两天很伤心,因为单皇后死了,是因为单皇后的儿子刘乂,刘乂本来是刘聪任命的